是什么影响了外用药的吸收?

2008-10-24 00:00:00 来源:

  外用药附着于皮肤表面后,须经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,再经过吸附、渗透、代谢和吸收的过程,才能完成对人体的治疗作用。药物经皮吸收程度遵循物质被动扩散的FICK定律,根据该定律,药物经皮吸收程度,与药物和赋形剂之间的分配系数、药物在角质层内的扩散系数以及涂于表皮上药物浓度成正比,与角质层的厚度成反比。除角质层外,皮脂腺、汗腺和毛囊时经皮吸收的另一个通道,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这一通道透入皮肤,但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。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包括:
  1.角质层 儿童角质层薄,经皮吸收较成人强,如果体表大面积、高浓度用药可发生全身性吸收。
  2.皮损部位 不同部位经皮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区别,这主要是由于角质层厚度的差异所致。如手掌、足跖的角质层厚,药物的经皮吸收差,依药物透过能力的高低排列为耳后、阴囊、腹部、头皮、前臂及足跖。
  3.水合程度 角质层正常含有15%~20%的水分,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,即提高角质层的水合程度可大大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,封包疗法可提高药物疗效就是基于此原理。
  4.损伤及病变 搔抓、机械刺激、日晒伤等造成的皮肤损伤、皮炎湿疹、银屑病、剥脱性皮炎等病变均可破坏角质层的结构,使皮肤的屏障受损,增加药物的吸收。
  5.药物的理化性质 具有亲水性和较好亲脂性的药物具有较好的通过经皮吸收的能力。解离的药物比不能解离的药物易于透入皮肤。药物浓度越高,经皮吸收越多。
  6.不同的剂型吸收不同 经皮吸收率的高低依次为硬膏>软膏>乳膏剂(油包水)>乳膏剂(水包油)>溶液。
  7.经皮吸收促进剂 又称增渗剂,分为三类,⑴亲脂性溶媒;⑵表面活性剂;⑶两组分系统。这些增渗剂能影响亲水层和亲油层及连续通道,促进穿透合吸收。
  8.其它 用药方式、剂量、温度、湿度等均影响药物的吸收。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樱井英幸

樱井英幸

河北一洲肿瘤医院

擅长:质子治疗,放射治疗,质子束疗法治疗肝癌,X射线治疗,近距离放射治疗

立即咨询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公众号 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